信用研究
-
四川绵阳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信用体系建设
在疫情防控时期,市信用办充分发挥发挥信用监管作用,积极开展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工作,并通过畅通“抗疫贷”绿色通道、加速办理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业务、向社会发布疫情防控期间的风险提示等举措,切实维护经济社会秩序,推动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促进生产生活安全平稳。
信用研究 2020-03-18 -
云南:“信用8条”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云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信用信息管理服务工作支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提出信用信息管理服务的8条措施,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企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信用研究 2020-03-18 -
江苏省宿迁市医保局建立疫情防控基金监管部门协作“三联”机制
一是健全问题线索联通共享机制。医保部门主动加强与市场监管、卫健、公安沟通,实现办案信息联通共享联动,同时进一步理顺线索移交机制,提升违规案件查处策效。
信用研究 2020-03-17 -
辽宁省抚顺市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3月12日下午,记者从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抚顺市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根治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以彻底解决欠薪历史积案和实现今年无新增拖欠工资问题为全年的工作目标,让农民工能够按时拿到工资,真正在抚顺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信用研究 2020-03-17 -
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
按照《自治区市场监管厅等五部门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宁市监发〔2020〕4号) 要求,现就我厅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信用研究 2020-03-17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抗“疫”信贷支持已超1.4万亿元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有关负责人透露,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抗击疫情提供的信贷支持超过1.4万亿元。截至3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3000亿元抗疫专项再贷款已发放1840亿元,目前医用物品紧张局面已经明显缓解,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专项再贷款政策效果显著。
信用研究 2020-03-17 -
多地立法明确:隐瞒病情等失信行为将纳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疫情当前,全国人民正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然而故意隐瞒、谎报个人疫情信息,将延误治疗、增加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影响疫情防控大局。近日,为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多地人大常委会就依法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作出决定。截至记者发稿,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河北省、安徽省、吉林省、广东省、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深圳市、台州市等地先后为防疫立法,并且明确个人有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有关部门将其失信信息依法归集到当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依法予以惩戒。
信用研究 2020-03-16 -
山东济南:隐瞒病史要担法律责任还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决定指出,个人有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的,除依法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外,有关部门还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将其失信信息向本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并依法采取惩戒措施。
信用研究 2020-03-16 -
天津:个人隐瞒病史等失信信息将归集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我市一确诊新冠肺炎女子因未按照有关规定主动向社区报告出行史,被依法立案侦查”“一男子为逃避赡养责任,报警谎称老人患有新冠肺炎受到公安机关处罚”“一男子拒不配合防疫检查并威胁社区工作人员被拘留”……近日,几起隐瞒病史、谎报病情、逃避防疫检查的行为被依法处罚,与此同时,这些涉疫情的失信事件也上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黑名单”。
信用研究 2020-03-16 -
市场监管总局:对制售假冒伪劣防护品行为“严惩不赦”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介绍,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用品专项行动中,共查获问题口罩8066万只,查获其他问题防护用品比如消毒水等37万件,累计查办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用品案件2.7万件。
信用研究 2020-03-16